《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为:“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注释:
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儿童。这里指的是诗人眼中的小孩子。
金盆:金属制成的盆,这里可能是指早晨起来,儿童把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
脱晓冰:在这里,“脱”是取下的意思,“晓冰”指的是早晨的冰块,可能是指儿童在清晨时从金属盆中取下的冰块。
彩丝:各种颜色的丝线,这里可能是指儿童用彩线将冰块穿起来。
穿取:指用彩线把冰块穿起来。
当银钲:把冰块当作钲(一种古代乐器,形状像钟,用铜或铁制成)。这里是说儿童把冰块当作银钲来敲打。
敲成玉磬:“玉磬”是一种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这里是说儿童敲冰块的声音像敲击玉磬一样清脆。
穿林响:指冰块敲打的声音穿过树林,传得很远。
玻璃:这里并不是指我们现在所说的玻璃,而是指像玻璃一样透明、清亮。
碎地声:指冰块敲碎后落地的声音。
整首诗通过描绘儿童玩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以儿童的视角,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儿童玩冰的欢乐场面,同时也通过冰块破碎的瞬间,传达出人生短暂、珍惜当下的哲理。
此外,这首诗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感受,以及对自然美的独特领悟。诗人通过描绘儿童玩冰的情景,不仅展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和创造力,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生动,是一首富有童趣和生活哲理的优秀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