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古效应,经济学概念,是宏观经济学中利率传导机制的一种,描述了消费、金融资产和物价水平之间相互关系。即物价水平P的下跌将刺激经济和创造财富效应,将创造充分就业。这一理论首先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阿瑟·庇古在1930年提出。
实际货币余额(M/P)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随着物价水平P的下降,实际货币余额(M/P)增加,消费者感到富有,并且更多地进行支出(消费)。这就是“庇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