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悲剧的由来
清顺治六年即公元1649年,多尔衮领精兵锐旅征讨义军姜瓖的大同之战,是骇人听闻的。在这次战争中,由于城内军民合作的好和“金城汤池”的坚固,使清军久久不能攻下。因而,多尔衮称大同是“顽城”,大同城内的居民和军队是“顽民”。后来多尔衮在折损上万清军的情况下,采取了围困的战略,以待城内弹尽粮绝。这时期,山西境内基本上归了清朝的统治,停止了战斗,大同已成为外无援军的孤城。为时不久,在全城“绝炊断粮”,“饥死殆尽”的情况下,姜瓖的部下杨震威已无威可振,开了城门向清军谈和,清军乘势入城。入城后,多尔衮立即下令,对“顽民”、“顽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和大破坏;将大同城内的军民全部处死,大同城墙拆除五尺,消除一切防御设施。于是这“金城汤池”出现了“城内空无人,城墙断了头”的悲惨景象。三年以后,城内依然是人口稀少,野草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