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其水甘美而得名,一说由于陂中产鱼甚美,故称渼陂。《十道志》:“地有五味陂,产鱼甚美,因名之。”
唐代时候,渼陂是一个相当大的湖,据《元和郡县志》载,渼陂“周围十四里”。当时人们常在这里泛舟游玩,著名诗人杜甫、岑参、韦庄等都常来渼陂游玩,并在他们的诗篇中留下了当年渼陂“波涛万顷堆琉璃”、“菱叶荷花静如拭”(杜甫《渼陂行》诗句)的美丽风光。宋代大诗人苏轼在陕西做官时,有朋友送给他以美味著称的渼陂鱼,诗人自从离开南方后多年没有吃到这样的好鱼了,饱食之后,挥笔写下一首《渼陂鱼》诗,盛赞渼陂鱼之美。据《郡县县志》记载:“元季以后,以陂鱼可治痔,游兵决陂取之,陂逐废,其地皆为水田。”清人冯壅笔下的渼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