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瓷制作中,青花料是用于绘制青花瓷图案的重要原料。而关于“空白期”所用的青花料,首先需要明确“空白期”这一概念。在陶瓷史上,“空白期”通常指的是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公元1403-1435年)的一段时间,这一时期由于种种原因,青花瓷器的生产相对较少,形成了青花瓷制作的一个相对沉寂期。
在这一“空白期”中,青花瓷器的制作虽然数量不多,但质量却相当高。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巧而著称。关于其所用的青花料,尽管历史文献记载并不十分详尽,但根据现有的研究和考古资料,可以推测这一时期主要使用的是国产青花料,即“苏麻离青”。
“苏麻离青”是一种产于中国江西省的青花料,其颜色深沉、鲜艳,具有独特的浓郁蓝色。这种青花料在明代早期被广泛用于青花瓷器的制作中,其独特的色彩和纹理为当时的青花瓷器增添了许多艺术魅力。在“空白期”中,由于青花瓷器的生产相对较少,工匠们对于青花料的使用也更为精细和讲究,因此这一时期所制作的青花瓷器在色彩和纹理上都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除了“苏麻离青”之外,也有观点认为在“空白期”中可能还使用了其他种类的青花料。例如,有些研究者认为可能还使用了部分进口的青花料,如“波斯青”等。但这些观点目前尚未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因此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考古发现来证实。
总之,关于“空白期”所用的青花料,目前主要认为是以国产的“苏麻离青”为主。但具体的使用情况和来源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不过,无论使用何种青花料,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都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陶瓷史上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