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配置及计算主要是指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以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体积的溶液。以下是关于这些概念的一些要点:
1.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是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溶解度通常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所占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溶质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100%。
3.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体积的溶液: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体积的溶液,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a. 计算:根据所需的溶质质量分数和溶液体积,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和水的体积。
溶质质量 = 溶液体积 × 溶质质量分数
水的体积 = 溶液体积 - 溶质质量
b. 称量:用天平称取所需的溶质质量。
c. 溶解:将溶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略少于计算得到的水量),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d. 转移:将溶解后的溶液沿玻璃棒倒入量筒中,再加入水至所需刻度线。
e. 震荡: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其混合均匀。
在配置溶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使用干净的烧杯和量筒,确保溶质和水的质量准确。
2. 溶解溶质时,要注意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3. 在转移溶液时,要用玻璃棒引导,避免溶液洒落。
4. 配制溶液后,要检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与所需浓度一致,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