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南字演化史
时间:2025-04-13 09:25:38
答案

一、“南”字的起源与演变

“南”字最早可见于商代甲骨文,是个悬挂的钟镈之类的乐器的象形。

金文中的“南”字的写法比较多,由早期的象形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所刻画的钟镈形象,上半部分是钮和用于悬挂的绳带,钮以直柄为主,有的是圆形;下半部分是一个类似钟的乐器。后来逐步演化为类似小篆的写法,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符号字。

小篆继承金文的写法,字形竖长,笔画婉转弯曲。

隶变后的隶书,保留了小篆大致的轮廓,字形多横宽,笔画变为平直,笔画化更加明显,更方便书写。

楷书字形更加方正,更加笔画化。

从商代至今历经两千多年,但“南”的字形变化不大,隶变和楷化后“南”字逐渐笔画化,字形基本固定,变成了现在的“南”的写法。

二、“南”字的含义:

“南”本是一个象形字,字形是一个大钟的形状,钟在古代是一种奏乐的礼器,所以“南”有乐器的意思,如《诗经·小雅·鼓钟》里就有“以雅以南,以龠(yuè)不僭。”的诗句,这里的“南”就指一种音乐,即“南乐”。

“南”字是最早被创造使用的汉字之一,在殷墟卜辞中就借用为方位词,指南方。如殷墟甲骨文《四方风》:

南”在古代还是一种爵位,通“男”。在西周分封诸侯时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种等级。《孔子家语·正论解》:郑伯,男南也。 注:“南,《左传》作男,古字作男,亦多用作此南,连言之,犹言公侯也。”

在佛教用语中“南(nā)无(mó)”一词,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用在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推荐
Copyright © 2025 德尔百科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