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地区划分主要基于东汉时期的州郡制。东汉末期,天下共分为一部十三州,分别是:
司隶校尉部,又称为司隶州,下辖有河东郡、弘农郡、河南尹、河内郡。
扬州,下辖分别是九江郡、庐江郡、丹阳郡、吴郡、会稽郡、豫章郡。
荆州,下辖有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
交州,下辖有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郡。
益州,下辖有郡和属国共十二个,分别是汉中、巴郡、广汉、蜀郡、犍为、越巂、牂牁、益州、梓潼郡,以及广汉属国、键为属国、蜀郡属国。
徐州,下辖有郡和属国共五个,分别是东海、下邳郡及琅邪、彭城、广陵国。
豫州,下辖有郡和属国共六个,分别是颍川、汝南二郡及梁、沛、陈、鲁四国。
雍州,下辖有陇西、天水、扶风、广魏、安定、新平、京兆。
凉州,下辖有郡和属国共十二个,分别是陇西、汉阳、武都、金城、安定、北地、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郡及张掖、居延属国。
冀州,下辖有郡和属国共九个,分别是魏郡、钜鹿、勃海三郡及常山、安平、河间、中山、赵国、清河六国。
青州,下辖有郡和属国共六个,分别是济南、平原二郡及乐安、北海、东莱、齐国四国。
幽州,下辖有郡和属国共十一个,分别是涿郡、广阳、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