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好
一般少了好。应纳税所得额一般乘以税率就是要交的税额。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思考。为了达到少缴税的目的,自然是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低好;但是,要想获得高收入,自然是个人应纳税所得额高的好。
1、少缴税
从我们可以少缴税的层面考虑,当然是个人应纳税所得额越少越好。毕竟,我们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越少,需要缴纳的个税也就越少。
这样不管是预扣预缴时,还是年度汇算清缴时,都可以达到少缴税的目的。
2、高收入
从我们想要获得高收入的层面讲,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不是越少越好,反而是越多越好。毕竟个人应纳税所得税额越少也意味着,我们的收入越少。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可以少缴税,但是实际可支配的收入也会减少!
例如:
1、虎虎的年度个人应纳税所得额是31000元,需要缴纳的个税=31000*3%=930元。
实际可以获得的净收入=31000-930=30070元。
2、虎虎的个人应纳税所得额是26000元时,需要缴纳的个税=26000*3%=780元。
实际可以获得的净收入=26000-780=25220元。
3、虎虎的个人应纳税所得额是35500元时,需要缴纳的个税=35500*3%=1065元。
实际可以获得的净收入35500-1065=34435元。
看到了吗?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低时,需要缴纳的个税虽然少,但是实际可以获得的收入也少呀!而个人应纳税所得额高时,需要缴纳的个税虽然也多,然而实际可以获得的收入也更多呀!
税额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这是税款计算的一个基本公式,不同的税种在实际计算的时候,也会有差异的。
对于税额的计算,主要需要知道的数据就是应税所得额和税率。税率对于每一种税来说,都是固定的。所以,在税额计算的时候,我们最主要的事就是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当然,税款一般都是由公司进行缴纳的。我们个人直接缴纳的税款,主要就是购买汽车的时候缴纳的车辆购置税以及买房缴纳的契税。
应纳税所得额到底是什么?
在税款计算的时候,最困难的地方就是确认应纳税所得额。
其实对于应纳税所得额来说,我们可以理解为,纳税的依据。即企业或个人获得的所得可能很多,但是这些所得并不需要多缴税,这个时期纳税人就需要根据税法的具体规定,计算相应的应纳税所得即可。
一般来说,应纳税所得额需要在获得收入的基础之上,减去相应的费用或者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比方说,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用企业收入减去各种成本和费用之后,才能得出应纳税所得额;而个税里面的稿酬所得,在计算扣除费用的时候,是按照相应的比例计算的。
我们国家18个税种的计算,的确是一件很复杂的事。不是专业人士,恐怕很难真正弄明白的。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