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中桃花半夜开”一句存在于流传于世的古诗文中的可能性应该非常小,理由至少有两点:①桃花是喜阳花木,洞中开有失理之嫌,②该七言句前两个音步都是平声,有犯失“替”的诗弊。
类似的诗句,在古诗中有“洞口桃花落复开”、“洞口桃花扑面开”、“洞口桃花几度开”等例文。
相关诗文如:
题紫阳观
文/宋·徐铉
南朝名士富仙才,追步东乡遂不回。
丹井自深桐暗老,祠宫长在鹤频来。
岩边桂树攀仍倚,洞口桃花落复开。
惆怅霓裳太平事,一函真跡锁昭台。
题玉壶洞
文/宋·玉壶洞客
洞前流水碧于苔,洞口桃花扑面开。
转头望断意不断,长啸一声须再来。
茶陵竹枝歌
文/明·李东阳
溪南溪北树萦回,洞口桃花几度开。
枫子鬼来天作雨,云阳仙去水鸣雷。